以濕壁畫以及有小提琴小鎮之稱的Mittenwald,是我期待許久的地方,
由於時間、天候因素一度差點要在這次的旅行計劃中除名..><
但在最後的堅持之下,再大的雪也要去....
不知它算不算是德國最南部的城市,紅色邊界以下就是奧地利了
要通往Innsbruck的路上也一定會經過Mittenwald.
所以這次旅遊大部份就在這地圖上的3個點游移著.
其實看見這張照片別以為是個藍天白雲的好天氣.
剛剛通往Mittenwald的路上,可是一路下著大風雪的,
開到一半都有點信心動搖,不知是否該走回頭路?
但說也奇怪的~一到了這小鎮停好車就見到這剎那放晴的好天.
好像是上帝給我們歷經歸來的禮物般..
至於為何這裡這麼容易下雪呢?看那位處群山中最低窪的地方則是Mittenwald所在地
標高913m,四面環山,遠離城市的喧囂,是個相當寧靜且少觀光客的小鎮呢
夏天來綠樹群花眾開放,更是顯得可愛!
雖然現在還不到時候~但就已能感受到這小鎮受歡迎的程度.
走出了停車場,慢慢的開始發現了盧福特爾壁畫,仔細看看家家戶戶的窗戶,畫上外框,就像真的一樣
有時遠看還真的難辨真假..
像這壁畫相當立體,連陰影都表現的相當真實,畫工非常細膩
這隻遠看以為是隻豬的圖樣..歹勢啦~
原來近看只是背景的煙霧罷了..但真的很像豬咩!
遠方窗石的壁畫也一樣畫的好美.
這裡也有販賣當地的傳統服的樣子.
接著走向市中心最熱鬧的地方,遠方那座高塔則是教堂
有別於先前看過教堂了吧~比Innsbruck那裡的更具有特色
整個教堂外觀全是濕壁畫的傑作...
至於什麼叫濕壁畫呢?就是趁外牆的灰泥尚未乾時,
直接在牆上繪畫.再加上一層透明的灰泥讓繪畫的顏料完全的覆著在灰泥內
如此畫家也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水準,盡可能只有少許的修改,且需動作快速的完成作品,
不然等外牆的灰泥乾了就不叫濕壁畫啦...那就是乾壁畫...
所以只有濕壁畫才能保存的持久,顏色能維持原有的鮮艷.
這也是濕壁畫的大傑作.雖然看不懂這圖中的意義
但光欣賞就令人覺得真是一幅好偉大的作品
猜猜這間店是賣什麼的?
應該很容易... 沒錯...
就是賣鞋子的店呢~從招牌就能看出!
小提琴博物館到囉~~就藏在教堂後方的小巷子內
至於為何Mittenwald也有小提琴鎮之稱呢?
由於過去17世紀起,家家戶戶都製作小提琴.
據說以前這裡也是相當富有的,但隨著奧匈帝國的重心轉移導致這個小鎮開始漠落,
當時有個貧窮的農家子弟Mathias Klotz 向義大利著名的琴師學習製作小提琴,
隨後回到家鄉發現附近的森林裡則有製作小提琴的木材,輕而易舉取得,
於是就開始傳授他所學的技術給當地的村民,而改善了大家的困境,
才會有家家戶戶製作小提琴的景況,大家為了紀念他還在教堂前立了一座他的雕像
往上再看看那教堂就會看見囉~
博物館門口的招牌也好精緻
這是小提琴博物館對面的房子~
那白色的窗台花邊是不是也畫的很傳神呢!
地址:Ballenhausgasse 3, D-82481 Mittenwald
電話:+49823-2511
開放時間:11:00~16:00 冬天,夏天好像到17:00
4歐元/人
到門口就已經15:30,真的很猶豫要不要進去參觀.只剩半小時的時間而已,怕逛不完.
於是就跟店員說明我的想法...結果啊..
店員得知我們只有今天會留在這裡,待會就會離開了~
於是他給了我們很棒的價格喔... 2人 5歐元
破天荒的價格吧...我想.
一進門口就是小提琴製作的小工作室喔.
從以前留存至今,牆上製作的器具在隨後的展示品裡也會發現這裡的歷史
現在還是在使用著,並不是只是個裝飾品呢.
這張照片的那幅畫就是1樓門口邊的小提琴工作室
至今內部呈設一如往昔
很快的半小時就結束了我們的參觀,一踏出門口藍天不再...又開始下雪了
雪是愈下愈大,就在教堂前的小雪堆,小孩們也玩的不意樂乎
咦~~仔細看看左邊遠方,那個就是剛提到的小提琴師Mathias Klotz 的雕像呢~
雪大到大家都開始撐傘了~我們什麼也沒有~~
照樣淋著雪~~不過說也痛快呢~~
另一個雪堆的小朋也玩的超開心的~整個人蹲在雪堆裡~真是不怕冷的小孩
在這裡的超市買完了我們的補給品還意外的買到超便宜的健達紛繽樂巧克力,和台灣價格差不多
不知是不是德國都這麼便宜耶~~下次要來研究看看!